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

 

与同济《文化之道协会》一起举办座谈会/对话

《走进校园》

  --记同济文化之道协会和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与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一起举办座谈会/对话

三十年后回校有许多没有想到的收获,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海外校友与在校学友的联系。不少回校的海外同学回美后与我分享他回校的感想,其中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海外校友除学术交流外,要有意安排与在校学生的座谈,这个活动会非常有意义。我原为架起这个桥梁写了一个计划叫《走进校园》送到77级海外联谊组, 主要的目的是邀请回国同学代表校友总会与在校的同学进行交流,同时我也和同济医学院七七级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联络小组副秘书长熊享涛(同济医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也取得了联系。他真是热情支持。可是我们回校的时间正好是学生放假,这样一来虽我们得到很多77级海外回校同学的响应,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只好取消掉了。 但没有想到的是我有机会真的《走进校园》。

七七级一大班筹备组负责人,郑启昌教授请2007级毕业生,罗茜云上台讲话。

 

 

罗茜云给七七级一大班全体校友讲话

 

七七级一大班十月三日上午的综艺节目, 我正忙着那个还未准备好的“主持人之一”的角色,有一位年轻的女同学经人介绍找到了我这位海外校友总会的主席, (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那位在七七级一大班十月三日上午的综艺节目后主动上台代表三十年后2007级的毕业生发言的罗茜芸同学,她的发言简单,纯朴敬爱的那些话打动了不少国内外七七级的校友的心)。 她询问我是否可以找个时间能与在校的同学见个面, 她的热情让我十分感动,我一口答应了,由于马上要上台,我只留下联系电话。由于各大班已分开活动,也不知开学后谁还在武汉。我给各大班负责人写信寻求帮助,但得知大多数人已离开武汉或已有安排, 最后我找到了汪元芳, 她答应和我一起前去来支持这项活动, 我十分的高兴。会前我接到同济哲学教研室王智平教授的电话,主要是想问一下我的谈话主题是什么? 我说我很想给大家介绍我们的同济海外校友总会,让大家知道同济海外校友, 这批同济的浪迹天涯的学子们如何不忘“同舟共济”的校训, 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在国外团结互助;也想见证我们对同济医学院,同济的一代恩师对我们教育培养的一份感激之心,以及大家一个想回报学校, 帮助学校的心愿。认识和结交在校的年轻老师和学生也是我们海外校友十分高兴做的事情。

我是第一次听说同济《文化之道协会》, 关心学生文化修养是乎是王教授很关心的事情。也是文化之道协会领导团队,这些有着共同志趣学生们一起努力的事情。同济的思想, 海外校友的生活,爱校的精神是乎是他们很有兴趣而想知道的事情。和王教授的交流,被他对学生,对同济的的热心和爱心所感动。中国式资本化的进程,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认同肯定有着很大的挑战, 这种环境下谈”文化之道“的难度可想而知。 “人文”和“哲学”是王教授的专业,我这位门外汉向他请教了很多, 学习到了很多。 他的敬业精神让我止不住的问了他是否也是“77级”?因为第一次电话如何能知对方学年? 他告诉确实是。没有犯下错误让我一下放下心好多。我在美国这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了二十多年,但没想到对价值的认同感和王教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似乎十分关心海外校友的生活, 校友会的发展以及海外校友对同济发展的看法... 这个电话一下打了4个多小时到了第二天早上两点多钟,我们互道早安,说好会上见。

到会后我发现,会场布置得像个播音的舞台。园桌边上放了两个宾客的椅子,及一个通常的会议的讲台。会场挤满了人,不少人站在后排。好是让人感动。 三十年后以学友的身份又站在这个同济的讲台非常非常的欣慰! 见面的时间还是太短。我看好多同学都准备好了问题只是没有机会问。通过这个活动, 我更了解了一些我们在校学生, 这批有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我希望我们校友总会也出力支持来把这个交流平台架好, 而且希望看到有一个好的机制让同济学友们相互鼓励和受益。我请大家读一下来至《文化之道协会》的报道,就会知道到底汪元芳和我和大家交流了什么。

回到美国收到不少在校同学的问候和感谢, 我很感激大家对元芳和我分享的认同。 我告诉大家,我在海外校友中再一般不过了, 我们有很多十分优秀的海外校友, 他们还会有很多人生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与此同时海外校友也很想知道在校师兄师弟和师姐师妹的故事,希望他们也能与我们分享。我也真心的请大家写文章与我们分享。大家现在可以读到一些。有个来自他们的很感人的故事, 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很多事情想做,可是有些我们现在做不了,师兄给您讲一个故事,记得上个月去协和开会,在医院遇到一个老人推着另外一个老人,他们要从协和出去,正好那边在修地铁,路不顺畅,我就带他们绕协和出去,路上说了几句,两个老人都快90岁了,我很奇怪为什么两个老人会单独出来,这多危险,并且他们还是从中山公园绕到协和的,那边根本不好推轮椅,我就多问了一句,才知道,他们都是同济老人,老老师,孩子出国了,他们没有叫保姆,太婆偏瘫了,一个照顾另一个,当时很感伤……,我就干脆把他们送回同济,走在路上我就想,有没有专门的人可以照顾他们,他们需要人做理疗这些吗,我问了二老的意见,如果有志愿者可以上门帮他们理疗,他们很愿意接纳我们同济的孩子,尽管两个医院就在身边,孩子都在国外,他们也不愿意走,真的很少有人会照顾到他们,他们是我们的同济老人,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们。”

我读了后很是感动, 我们的这一代学生实际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真诚的心愿, 难能可贵呀!实际这个现象已不是一个人这么告诉我了, 包括我在同济或协和医院的同学们。我们这些海外的同学心里不是一样苦吗?真感激这批同学与我们分享, 分担。我也在为他们这些学生考虑, 学习总归是第一重要的事, 余力下的奉献,帮助是应该鼓励的。只是如何做需要思考和计划。

我也在此再次感谢同济文化之道协会和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除我提到的那些出面组织的学生外,我特别要感谢王教授和周利锋书记)以及裘法祖医学教育基金会给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也同时感谢每一位来参加我们讨论的校友们! 感谢那些会后与我们联系,和参入我们网站和邮件群的校友!

 

卢刚, 写于2012感恩节

 

http://tjmcoaa.org/与同济文化之道协会一起举办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