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同济医学院110周岁生日,作为她培养出来的学子,屈指一数,从医学院毕业已经30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昔日的记忆只能用依稀来形容。谢谢母校, 不辞劳苦地准备庆祝活动, 海内海外,天涯共此时。大话及大道理就不多说了,仅试图将依稀的同济几个往事努力地拉回到记忆中来, 以示庆贺。
一. 八一三
别弄错了,这可不是日本在上海打了仗的八一三。这个八一三是指的八一年入校的医学系三大班。八一三分为四个小班,说起来很杂。一小班是医学系,外文学英语。二小班是医学系却是学德语的。三小班与四小班则属儿科系,学英语。男生住在503栋楼,女生住在对面的504栋。学号一般是用81-13xxx。五年期间历经三任辅导员。最年轻的又是历任最久的,把我们送致毕业的那一位如今已是同济医院的书记了。
毕业时, 813有幸得到了裘法祖老校长的亲笔留言。
二. 这把泥土
“这把泥土”当时是台湾当红歌星费玉淸先生演唱的一首歌里的歌词, 当时很流行。歌名是"送你一把泥土”,其中部分歌词是:“這把泥土這把泥土,春雷打過野火燒過,杜鵑花層層飄落過~這把泥土這把泥土,祖先耕過敵人踏過,你我曾經牽手走過~”
班上有一位歌喉不错的帅哥,足球也踢得虎虎如生,通常留着一个小平头,比同班平均年龄小一岁。我们上午大约十二时下课,每到此时,大家都是饥肠辘辘,总是听到这位帅哥高唱“这把泥土,这把泥土”,声音会响彻整层楼并有回音, 顿时大家知道正午到了,开始奔向食堂。这歌声虽不是天天有,却是周周有,月月有,年年有。到如今,那歌声还不时地回流脑中,有时还挥之不去。
本班同学读后立马知道是谁,班外读者也不必要知道名字。
在美国还与帅哥在家中见过面,后来他回囯发展,似乎很有成就。
三. 室友情趣
当时一个寝室住着八人, 上下铺四张床。七位帅哥室友记忆忧新。按进门时顺时针方向由下铺开始:
帅哥一是年龄最小的,似乎是聪明透顶,脸上充满笑容,每晚独自坐立在床上做自己的事,总是将蚊帐关得严严实实,高兴地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不亦乐乎。这老弟最后回到老家河南,现在仍是一个很够哥们义气的兄弟,应该是教授了。
帅哥二是从丹江口市来的,个子高,较为腼腆,说话脸爱红一下。学习还算认真。后来牵手了一位同班美女,做上了部队医院科室主任,是专治心脏病的博士, 常常打羽毛球,年纪越大越爱打, 还跑什么小马拉松。
帅哥三:牛人。会写诗及书法,诗意盎然,信手拈来。大有一身诗意千层瀑之势。帅哥成绩不错。后来出了一本诗集,有幸获赠一本收藏,帅哥后来成为深圳某医院主任并在该市扬名。去年回国时还专门去深圳去拜访了老兄。
帅哥四:帅哥属长兄,他眼里,我们属毛头小孩级。确实比我们老成,办事认真,从帅哥那学到不少社会知识。后来成了一位商界人士。
帅哥五:我的下铺。似乎也是文采飞扬级别的,而且用今日之网语来说,还属愤青,常常来一句喷世疾俗的话,让我感觉到必须立马要给知识充电。在美国我们曾住在同一城市,当时常见面,后来帅哥娶了一位白女,有了孩子,全家在美国其乐融融。
帅哥六:帅哥个子较高,成熟稳重,学习认真,平易尽人,是我的表率。后来发现还是半职业的摄影高手。帅哥后来了不得,在湖北省是血管脑外科一把刀,当然是科主任了。
帅哥七:是一个率直忠厚型帅哥。我希望当时学习有他一半刻苦就好了。成绩比我好,后来就成了某医院院长级牛人了。好像毕业后没见过面,直到毕业30年聚会才得一见。
毕业后帅哥们分道扬镳,分散在五湖四海, 尽管身在海外,大家隔着千山万水,其实心中总是装有那些同济的“爱恨情仇”, 那个813, 那个图书馆,那个绿荫长廊,那片操场, 那学生宿舍,英语角,食堂,红烧狮子头。每每有机会同学见面时,总会问起他们,也问起八一三其他同学, 不为什么,只因在母校同济那块土地上留下了几年的故事, 那些故事伴着一生, 不停地讲,讲也讲不完,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