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曲
2013年初大小龙年的交替时分,湖北省九三学社的春节团拜会演出舞台上,三位平均年龄80有余的同济老教授合唱团歌手洪班信、张保贞、崔伊薇的身影出现在聚光灯下,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莎丽楠蒂”的三人混声合唱旋律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同济协和百年的交响历史……(图1)
图1 2013年湖北省九三学社团拜会同济老教授洪班信、张保贞、崔伊薇登台表演,晓边摄
同济医学院老教授合唱团闻名遐迩,现在仍是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响当当的品牌,其之所以名声在外,不仅是团员大多数为退休教授,更因为他们唱的多半是经典老歌。这支合唱团历史悠久,数十年发展壮大,该团成立于1994年,当时,经几位酷爱音乐的退休教授提议,一个由40多名老教授组成的合唱团开始活跃于社区,不久人数增加到60多人。由于团员都年过六旬,其中许多老师都有过国外留学的经历,所以在选择合唱曲目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老歌,既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乘着歌声的翅膀》外国民歌,也有《在太行山上》、《教我如何不想他》、《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国内经典歌曲。每周四、五的下午,这群老者都会按时来到社区附近的教工俱乐部,雷打不动地训练两个小时。十几年过去了,合唱团的成员换了几茬,但唱响经典老歌的传统却始终不渝。合唱团成立至今,多次参加大型演唱比赛并获奖。合唱团象征着同济协和的火种,世纪燃烧、生生不息!
记得童年时代我爱好音乐艺术,文革十年浩劫没有书读,整天拉琴唱歌,后来陆续担任了江岸区红小兵乐团首席二胡手、武汉第四十中学乐队队长,知青下乡的小提琴手,招工回城进工厂后的大提琴手和业余作曲者……1978年我进入同济医学院就读,又担任了学生乐团指挥,从此认识了学生文工团一批卓越的校友:卢刚、陈宏章、翦必稀、彭珠珠、张晓静、王凤、佐飞、汪月芳、吕琪、陶为科、毛平、冷忠泰、杨跃萍、杨毅、陈焕生、王卫东、项楠、胡蓉、夏惠忠、斯琪嘉……。这些校友很多都到海外发展,把同济医学院学生文工团的风采带到华夏五洲,继续在各种职场舞台上发扬光大。当时学生乐团曾经为同济医学院教授合唱团伴奏,原任指挥洪班信教授把指挥权信任地传给我来执棒,当平静的序曲声响起,卢刚的长笛、斯琪嘉的小号和王卫东的圆号交替奏响,同济医学院的资深教授们精神昂扬、高歌一曲中华颂歌,洪班信、张保贞、崔伊薇、何尚浦……这些在英语教育、医学基础、流行病学和儿少卫生学教研领域叱咤风云的教授们发自肺腑地把同济人满腔的热情与协和精神尽兴流淌!执棒的我常常热泪盈眶,敏锐的听觉变成了潺潺流水般的回忆……
纽约校友王钢教授在看到该稿后回信我,分享一则重要信息:他太太刘枫医生的母亲许宝珠教授曾与洪班信是华中師大是同班同学!王钢还回忆起幼儿时期在协和医院大礼堂看演出时,校友胡培怡的父亲胡佑华教授(外科知名学者)指挥全院大合唱时的情景,“她父亲不仅拍子打得很有力,激情澎湃,而且他那艺术长发随着他的指挥节奏上下泊动,让我印象深刻”。谢谢王钢这位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脑与精神研究所的校友用“童年回忆”连接了几代同济“业余音乐指挥”的片段,延续了同济人不仅善于治学,也注重情商和审美修养的风范。在激动之余,王钢又传我一份更加令人感叹的报纸《美国印州华报》,其中由李鸣真教授撰写的《胡佑华回忆录》真真切切拨动了同济人的心弦!我赞美校友胡培怡感恩父母的孝道,也羡慕她能够协助母亲完成对父亲的思念和对自己生活源头的惊人追忆!1
二、行板
追根溯源常常是老年人的习惯,搞清楚自己的出生也是青年人的职责。尽管我在同济医学院学习、工作了7年之余,尽管在这个校园里我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成家立业,尽管同济与协和两所医院有着最好的朋友群,师生情甚至是夫妻关系和亲子联系,但至今在同济与协和两院之间仍旧存在芥蒂。特别是去年我们78级卫生系在设计赠送给母校的巨石图样讨论时,有同学建议,石刻图样最好包括“同济”、“协和”两个关键词才能够体现同济精神!看来同济医学院人对于两院的“纠结”由来已久、且世代相传!
在同济医学院100周年的校庆文献中,在与海外校友筹备《同济协和故事》的过程中,在收讫王钢校友从纽约传给我国内一些网站的相关信息后2,我反复阅读了同济医学院百年的发展史,感觉到历史记载很难完全客观,因为它们来自人的主观感受和描述,来自人的内心体验和自我建构。因此,在此不端冒昧地分析一些史料,以求教于校友。
回顾同济医学院百年历史,一些定论是众所周知的。同济医院的创始人是德国人宝隆医生,1900年宝隆利用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时伤兵医院留下来的器械作为医院的诊疗设备,将德军侵华时留下的二座瓦楞铁皮屋作为手术室和病房,开设床位约20张,定名为“同济医院”,由宝隆医生任同济医院院长。也是宝隆医生创建了同济医学院,即1907年成立了“上海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为"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后来经历百年沧桑由上海西迁武汉成为当今的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记得当时我们读书的时候,德国医学范式甚浓,裘法祖院长夫妇以及武忠弼等教授的德国治学风范和流利的德语获得了同学们的敬畏与羡慕,还有德医班的刘远立、斯琪嘉等后辈校友的海内外创业生涯发展风采都得到校友们的青睐。
以德国医学为荣的思潮并不被协和医院人完全认同。追溯院史,协和医院比同济医院建院更早,1866年9月8日英国人为传教办医而创立了医院,创始人之一为基督教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格里菲恩·约翰(杨格菲),他是基督教伦敦会牧师,神学博士。1855年24岁的杨牧师受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总部派遣,携夫人赴中国上海任职。杨牧师在汉口后花楼街居巷购地一块,修建了能容纳15张病床的两间病房,一间收治外国人,一间收治中国人,医院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所办,1866年建成,称汉口伦敦会医院,以“仁爱济世”之义定名“汉口仁济医院”,其后仁济医院创始者伦敦会与创办普爱医院的基督教循道会合作,1926年组成汉口医院协会共建新院,1928年定名为汉口协和医院,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后,协和医院仍由“教会”和英籍院长负责管理,为顺利接管协和医院,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研究决定,将武大医院和协和医院合并,正式成立武大、协和合作医院,1950年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武大教学医院)”,1954年更名为“汉口协和医院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0年 5月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协和医院的医学风范来自英美,由于历史上的英美-德战争影响,加之协和医院有一段与武汉大学联合的姻缘,因此,在以德国医学为主流的医学院里“协和”一直承受着“被和谐”的压力,特别是在现代高校合并的潮流中,同济医学院没有选择与武汉大学合并,而是选择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姻,一时间海内外校友议论纷纷,同济、协和之间的“较劲”从未间断,就像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像长江和密西西比河,更像太极图中的黑白两级,相互是对手,互相有合作!
在30年毕业纪念年里,我陆续碰到来自海内外的同济、协和两院以及医学院的当代专家校友3,畅聊阴阳相济、比翼双飞的同济协和史,感慨万千!医学人和普通人一样,有时也被阴霾遮住双眼,其实,手心手背都是肉,张三李四都是弟兄,一府两院的医学教育体制在提壶济世的岁月里前行,有几个音符跳一跳,出现几段不和谐的音程干扰一下,无伤大雅。同济协和不仅仅是两院的历史,而是中国医生和世界人类发展史的一段奇葩,是我们抛洒过青春热血、烙下永恒足迹的校园和家园!(图2)
图2 1980年同济医学院大学生合唱比赛舞台,78级卫生系的风采,指挥郑晓边,摄影李昊
三、华彩
110多年的建校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沧海一粟。如何为这段历史谱写出华彩乐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海外的许多两代校友建议从1900年的宝隆同济医学堂开始撰写医人的故事到1950年的同济西迁为止。这样的安排不无道理。写逝者易、写生者难!写名人易,写凡人难!一位同济老教授的子女在接受约稿时感叹:“父辈的故事堪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代表,写出来与当前弘扬和歌颂的主题曲不太匹配,还会勾起那个年代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还是不写了,希望我们和后代不再经历那些荒唐、恐怖和丧失人性的岁月!”依我看来,除了感同身受这样的悲观,还有另一面思考,我在参与约稿的过程中再三向校友们呼吁:如今时过境迁,但同济、协和人的精神和风骨还在一代又一代后人心中回旋,海外校友提出了撰写《同济协和故事》的倡议,而且紧锣密鼓在进展。在同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父辈和老师留下了宝贵的史实,但当今的文献记载中欠缺完整资料,作为同济专家学者后代以及学生代表,若能在百忙中撰写父辈和恩师的生活故事,该多么有意义!希望留下笔墨,挽救中华遗产!
撰写《济世天下、德源中华——同济协和故事》的书已经成为当代同济协和校友的共识。我希望海内外校友们在父母安在和自己的生涯成熟阶段写出同济几代人的华彩!“济世天下”道出了医学的服务宗旨,“德源中华”不仅隐喻同济的德英美海外源头,更是讴歌中华医德。1950-2000年,是同济医学院蓬勃发展的高潮阶段,那段历程记载着我们几代人的梦想和艰苦创业、承前启后、人才辈出的华彩篇章!要写的名人很多,待写的普通医生和同济医人更多!若能把回忆录撰写看成是第二、三代同济人的幸福之源,何愁书目不能流芳百世!
2011年开始,我用了3年时光和家人合作,分别出版了几本书和发表了一些散文4.5,用同济人的治学风格叙事亲情与心灵的感悟,也许这是《同济协和故事》的外一篇?为了邀约北美校友回国参加同济毕业30年同学会和看望亲人,我和妻子(同济78级医疗系一大班耿北玲)2012年赴美巡回了数十个州,除了看望读书攻博的女儿,也遇到数十年不见的北美创业的校友们:郭祖玉、何滨、桂明、铁铺、蔡斌、旭杰、欧阳、茂森、保健等以及家属,30年弹指一挥间!在新泽西的一个湖南餐厅,十多位同济卫生系78级的同学团聚一堂,而黄媛媛夫妇和我们夫妇同时作为医疗系78级一大班的家属代表,一起共叙佳话。我们幸庆有这样的机会代表国内同学,表达对海外同学的问候,并转达“明年回国聚会”的邀请。桌上摆满了中国的菜肴,席间洋溢着校友的情意和感叹……我们带着对幸福的探寻和学习精神,享受到这么珍贵的礼遇。看上去,同学们都没有老,心更年轻!海外10年、20年、30年的生活是极其不容易的,从今天同学们的风貌中,可以感受到同济的昔日风光,感受到医学的扩展,感受到班级凝聚力和楚人后裔的智慧以及中国文化的魅力! 6
那天我们随校友去了旧金山著名的渔人码头 花街、金门大桥,感受到凉嗖嗖的海风和海雾,沿着海岸线开车往西,是LINCOLN公园,但见山峰陡立,古木参天,树枝随海风摇拽,高大的松树因常年遭受海风的侵蚀,迎风面已光秃秃,尖尖的树梢向背风面倾斜,形成了傲骨风霜的硬派气质。从辽阔的太平洋面形成的海浪一排排、一阵阵地拍打着岸边的巨石暗礁,翻腾的浪花醉人心脾,沧桑的景观也令人敬畏!这里地处美国西海岸前沿,洋的那边是中国大陆上海……伫立山头,令人遐想,有多少中华精英跨越这道洋面来美创业发展?有多少英雄在这条漫长的人生路上“竞折腰”?
我们随校友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还到访了东部的哈佛大学、MIT、普林斯顿大学、中部的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和乔治亚理工大学,留下对世界名校的独特印象7;我们来到拥挤的纽约曼哈顿联合国总部时,尚不知晓王钢夫妇的工作室就在咫尺之遥的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那里是世界医学精英的摇篮!在新泽西州我们遇到NYU工作的黄媛媛,这位30年前的母校文艺部长今天还是那么精气神!她告诉我们,每天早晚都要花3-4小时奔忙在纽约市NYU和新泽西州住宅之间!看到那个娇小的身躯竟然这样强大地与美国高速和飞速的车轮朝夕相伴,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校友卢刚工作的波士顿处处显出老城历史风貌,血红色的砖墙、两三层的连排洋楼……大学时代的不少同学已经在这座老城创业打拼20多年,马晶夫妇,刘理望,张旭杰夫妇、桂明夫妇……他们是同济人的骄傲!这里是意志坚强者的天堂,而非贪图享受者的乐园。我们还飞到中部美国著名乡村音乐城纳斯韦尔市,与佐飞、元芳夫妇畅谈一宿、分享宁静的田园风光……当年同济文工团的乐手之间再重逢时刻极其宝贵,我们何时再来合奏一段同济华彩交响乐章?
华彩过后是尾声,同济的旋律永远没有尾声。我们海内外同济人在撰写自己的生活故事的时刻,老少参与、真情流淌,我们希望更多的校友和家属亲人能够带上自己最美好的感恩情怀和祝愿,带上你最喜爱的乐器、最温馨的歌喉、最质朴的笔调和最独特的视角,挽救遗产、同舟共济、回归生活,共同谱写鸿篇巨制般的同济交响诗!
参考文献
1. 李鸣真:胡佑华回忆录,《美国印州华报》2011.2.4-18连载,(同载:胡培怡:父亲母亲)
2. http://3g.dxy.cn/bbs/topic/8312054#!page=5
3. 同济卫生系78级同学会:同济78级卫生系同学毕业30年纪念会成功举行
http://tjmcoaanews.org/同济78级卫生系同学毕业30年纪念会成功举行.aspx
4. 郑晓边:龙年品《楚魂》,华中师大报2012年12月20日第四版文苑
5. 郑萱、郑晓边、耿北玲著:《成长的幸福力——留学日志与亲情解读》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版
6. 郑晓边、耿北玲:同舟共济、回归生活——2012晓边夫妇与同济海外校友重逢记实
http://tjmcoaanews.org/%E5%90%8C%E8%88%9F%E5%85%B1%E6%B5%8E%E5%9B%9E%E5%BD%92%E7%94%9F%E6%B4%BB.aspx
7. 郑晓边、耿北玲:推开美国著名大学之门,华中科技大学周报,2012年12月10日第3版视点
作者简介:
郑晓边,1978级同济校友,1983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卫生系,留校任医学教育研究室编辑,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心理学系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电子通讯地址:[email protected]
原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
编 辑: 徐国纲 李 凯
欢迎关注“创新同济”微信公众平台,点击文章开头的蓝字,或搜索公众号:TJMU_BJ,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收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