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

TJMCOAA.ORG

同济医学院七七级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成为大家关心的另一个热点。目前我们得到消息,经过同济医学院七七级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联络小组第二次会议,确定这一次全年级庆祝活动将在2012年10月2日上午9时整在同济医学院二号教学楼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进行毕业周年纪念活动,这在同济医学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并 且七七级是恢复高考之后第一届学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同济海 外校友总会目前统计有120多位海外校友来自于77级。 这一活动将会吸引一大批77级 海外校友返校参加这一庆典。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预祝这一活动成功!

(同济医学院七七级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联络小组第二次会议代表)

 

 

组 长:        冯友梅(华中科技大学)
副组长:     郑启昌(一大班: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曾庆海(二大班:武汉市卫生局)
                   张苏明(三大班: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石  年(卫生系: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卢  刚(美国)
                   胡克勤(美国)

秘书长:     安  锐(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副秘书长: 熊享涛(同济医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
                  成家咏(同济医学院校友会办公室主任)

 

必读 (呼唤的号角)

网络编辑:Gary

 

编者按:为纪念同济78级同学毕业30年,本网将陆续刊载系列报道和图片,与海内外校友分享78级同学毕业30年纪念之幸福历程与生涯风采。

 

系列报道1

同济78级卫生系同学毕业30年纪念会成功举行

在历时一年的筹备、海内外同学的大力支持下,同济医学院78级卫生系同学毕业30年纪念会于4月11-13日成功举行!大班150多位同学1983年毕业时奔赴各地,高校、预防医学事业前沿……本次回校达110人,从海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回家的就有20余人。毕业30年纪念会活动内容丰富:有母校几任领导老师和多位德高望重的预防医学专家教授们莅临大会声援;有制作精美的珍贵相册和光盘图片大家分享;有大班班委们和海内外各片区同学代表的感慨发言;有师生共同为“济世同源”纪念石的剪裁;有海外学者代表的专题报告和10多位海外校友和师弟师妹们参与的同济文化之道讨论;有同学们相互倾述衷肠、举杯庆贺、合影留念的难忘时刻;有温馨愉悦的“78卫春晚”,再展青春与智慧才华,《难忘今宵》的结手舞步表达了校友们对母校生活的留念与展望……本次纪念会是同济医学院78级同学毕业30年纪念序列的开篇之作,期待同济人的凝聚力不断提升,  母校的事业蒸蒸日上,“济世同缘”的精神代代相传。(78级卫生系同学会)

(参见图1、2、3、4)

 

 

 

 

 

系列报道2

济世同缘、记忆永恒

——同济医学院78级卫生系毕业30年纪念相册序言(图5)

人类的记忆是有限的,但“78卫”的记忆能够永恒!

公元2013年157位七八级卫生系的同济学子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用了30年时光,用了生涯路的1/3,获得了顶天立地的感觉,获得了坚如磐石的情意,获得了感恩永恒的品格!

“78卫”是一段历史的标签:1978年,经过文化革命十年动乱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的150多位15-30岁的莘莘学子进入武汉医学院卫生系学习,开始了兄弟姐妹般的大学校园生活……

“78卫”是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5载的同窗岁月,凝结了浓浓的朋友情乃至伴侣情,书写了难忘的记录——学习成就卓越班级,文艺演出合唱一等奖,体育场上的轿子,预防医学社会服务中的积极志愿者……

“78卫”是一个会感恩的班级:同学们用虔诚的态度、坚韧的创业意志和炽热的爱心感恩国家和世界,感恩母校和师长,感恩中华文化与家乡父老,在毕业30年之际立石母校,把感恩之心寄语磐石!

“78卫”是一页幸福的回忆:人生如梦,一晃眼我们已经毕业30年!我们已经结识35年!我们已经在这个地球上风雨同舟50-60年!同学们带着各自多彩的梦在继续前行,承上启下是我们当前的重任,而继往开来是我们重逢相聚的理由!来吧,打开这本相册,那里会延续你的梦想、实现你与家人乃至民族和世界的复兴之梦!

“78卫”的精神已经铭刻在母校公共卫生学院旁的三峡石的图章中——同济世缘、济世同缘!

同济世缘。同济母校的百年历史源远流长,1907年德国医师宝隆博士创建了上海德文医学堂(同济谐音德文Deutsch,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1927年易名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年易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易名武汉医学院,1985年易名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易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新瓶盛老酒,校名的翻新并不影响同济的风格和同济人的风骨。

济世同缘。同济人不会忘记悬壶济世的医学宗旨,为华夏五洲的大众服务;同济人珍惜同缘的友情,还有师生情、亲子情;同济学子的美好祝愿和期待都寄托在校石上的印章中,那里有中华文化的方圆轮回哲理和心系母校的回归梦……

在毕业30年纪念之时,150多颗海内外游子心灵将重聚在校石周围,重温同窗旧梦。携手交流、促膝相谈、共叙友情的时刻总是那么珍贵和充满诱惑!

人生之路艰辛,不以成败论英雄。校友们各领风骚的30年,都将成为一朵朵奇葩,在母校草坪绽放!在三峡石内凝聚!在一代又一代同济师生心中传诵!

同济世缘、济世同缘。从这本珍贵的相册中,你一定会读出同学们对幸福生活的诠释和宣言!(晓边执笔)

系列报道3

医学人的社会化

郑晓边,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张亮,华中科技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武汉430030

李昊,华中科技大学外事处,武汉430030

医学人的社会化是当代预防医学与医学人文研究领域中最热点的话题之一。本文提及的医学人的社会化,定指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子服务社会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即从生物医学知识的学习逐步扩展到职场的心理社会化适应与发展的过程,它是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预防医学学科研究一直以来在全国成果斐然,得益于该院明确的医学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大视野,注重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应用趋向的整合化预防医学教育和教学,强调预防医学人才毕业后的心理社会发展和为大众健康促进服务的宗旨,宽基础、重实践,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服务于各行各业,成为医学人社会化的最好诠释。以卫生系78级的150位大学生为例,在他们毕业纪念职场生涯30年之际,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在全班毕业生中,工作在海外、国内预防医学界、非医学界的校友分别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预防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只有一小部分“专业对口”,而多数人才都被分流到社会各界。在海外校友中,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的生物学家,在世界顶级大学任职的教授,在世界医药大公司任职的白领;在非医学界的校友中,有知名的研究者、心理社会学家和管理工作者;而专业对口的预防医学界的校友多半在从事健康管理、教学以及行政工作。传统的预防医学一直是医学学科群中的“弱势群体”,只到信息时代到来,社会环境高度竞争、快速发展,非典、食品污染和阴霾的扩展,自杀、离婚和吸毒现象增多,心理社会压力上升,亚健康人群的增加,人们开始发现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深刻领悟医学人的社会化要义。因此,卫生管理和心理社会预防的话题提到议事日程,医学院的毕业生不必再为医学人的专业不对口去沮丧,反之开始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扩展和医学人的社会化发展而欢欣。

本文三位作者都是医学人社会化的探索者,作为40后、50后和60后年轮的同班校友毕业生代表,自医学院毕业30年来,从留校任职到转入其他院校部门工作,形式上似乎离开了“预防医学”岗位,但我们心无旁骛,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讲台、还是管理决策部门亦或外事公关平台,我们一直在传递大预防医学的理念,为人类健康发展服务、为和谐的心理社会环境建设出力,这也是我们职业生涯的主要目标。

在职场生涯中,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之间的契合点,试图整合几个学科的理念,探索医学人文发展建构模式,既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又看重人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好在现代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已和医学联姻,正从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缀品”、“调味品” 向“必需品”过渡。尤其是在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学保健与人文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学、管理学多专业已融合渗透,大预防医学工作体系正在建立,专业队伍不断扩大,相关专业的国家精品课程已在大学讲坛立足。作为社会化的医学人,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多学科的契合点已经出现,新的平台发展前程似锦;忧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还缺乏科学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类生存环境还存在大量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危机,医学院校和普通大学的课程需要改革,毕业生需要订单培养,就业形式越来越窘迫,许多大学生从一进校就感受求职的压力,要用大部精力去寻找职业岗位,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自己的青春和生涯牢牢拴在校园学习过程中,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和博士后,他们离社会的需求似乎越来越远,而钻到书本的胡同里越来越深!要想根本改善这种现象,恐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医学人的社会化是在救死扶伤的社会服务工作中完成的。我们三位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救死扶伤的临床工作,但我们一直投身在对社会人群的心理教育、管理服务事业中,这反映了预防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变化和当代社会的需求趋向。仅举一例说明之,作者之一在长年的大学教学科研实践中,常常指导研究生和大学生到监狱开展心理访谈服务,理论与实践结合,试图通过这样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化过程,使学生学有所用,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的幸福感与幸福力。为了考察大学生学以致用、投身社会热点的专业技能和人格爱心,也为全社会各类人群的健康发展提供佐证,我们注意积累心理社会研究案例成果,采用叙事的方法,采自心理访谈写实资料,扬弃“临床案例”的一般格式,细腻描述违法犯罪行为的表现以及发生发展历程,从社会医学、管理学、心理学的多角度深刻分析违法犯罪的心理社会原因,提出针对性的社会心理干预和防治对策,这些心理社会处方获得全社会广泛关注,扩展了预防医学功能。它只是该班级150多位毕业生中医学人社会化的一个尝试。

医学人的社会化还体现在群体的感恩文化中。“忠、孝、节、义”是中国人社会化的主要元素,会报国恩、亲恩、师恩和友恩是人的社会化主要指标。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八三届毕业生150多位校友在30年后回归母校立石感恩,巨石已伫立在公共卫生学院大楼前,其上篆刻了一个红色印章,表达了医学人的社会化感恩情怀:“同济世缘”,同济母校同舟共济的百年历史源远流长。亦可读为“济世同缘”,同济人不会忘记悬壶济世的医学宗旨,为华夏五洲的大众服务。同济医学院校友永远铭记老校长裘法祖院士提出的“大医学”理念,“同济人”谙知传统医学一定要顺应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需求,做好心理的抚慰和社会康复,才能成为一代名医。作者三人作为该班级的代表谨此抛砖引玉,回顾毕业后30年的职场生涯发展,深入分析医学人的社会化过程,探索医学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整合医学、心理、社会以及管理学的培养模式,定会找到医学人的职场发展坦途,扩展医学服务的心理社会功能,提高人类生活动力的正能量,变消极的传统医学为积极的预防医学、自我保健和健康促进,这也是医学人的社会化之最终目标。

(此文载于《医学与社会》2013.4  )

 

获奖照片

获奖文摘

特别贡献奖

光阴的故事[庆典微电影解说词,多图]陈寿康 朱建明 何其安

李庄探寻[记录同济在抗战时期的艰辛和坚持,多图]王华

壹等奖

相伴[图]程万里

贰等奖

谢池春-毕业30年聚会[图]黄欣秋
滿江红-秋日重聚[图]郑敏
滿江红-同学聚会[图]金润铭
滿江红-离别同窗三十年抒怀 陈向东

叁等奖

难说再见[多图]韩玉龙
期盼[多图]黄欣秋等

秋之央[图]朱建明
我的大学[多图]黃欣秋
七律[图]程万里
毕业三十年聚会有感[多图]朱晓东

后记:

Stars-满天的星星[视频配唱]
在班庆中唱黑脸的微信群督察之歌

 

(特邀编辑:邓京, 网络编辑:Gary)

向 前

 

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系82级毕业25周年暨“我们相识30年”同学会于2012年7月7-8日在深圳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60多位同学(携家属亲友共90多人)齐聚深圳“迎宾馆”,在当年中国“总设计师”下榻的地方,同学们也象邓小平一样,“画了一个圈”,把五湖四海的同学都画到了一起,画到了“同济”这个品牌之中。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同济公卫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亲临深圳迎宾馆,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及同济医学院表示祝贺,邬院长介绍了同济发展现状,并欢迎82卫的同学们能经常回母校参观指导。

同学会于7月6日报到,7月7日上午在迎宾馆会议室召开见面会,会议通过QQ和Skype等通讯网络,实况向全球转播,部分在美的82卫同学通过网络,现场讲话并献歌,还有部分未到场的同学,通过网络发表了感想。与会的82卫同学一个个摒弃了30年前的矜持,来了一场宣泄感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大暴露,大家纷纷争抢主持人的话筒,大会发言变成了“麦霸”,如果主持人不加以干预,半天的碰面会时间远远不够。

午饭后,同学们转移战场,参观了全国最大的地级市疾控中心------深圳市CDC,随后,下榻深圳“大梅沙私人会馆”,在私人海滨沙滩尽情玩耍后,82卫的伙计和姑娘伢们在私人会馆里进一步“切磋感情”,以酒当茶,一醉方休。

当晚9点后,这帮“感情动物”仍然觉得感情联络不到位,各小班继续分小班班在私人会馆找地方切磋“酒艺”,男女学者、专家、官员、教授、老总乘着夜色,撕去了白天的“斯文”,掏心扯肺地把30年的情感进行了再次宣泄,直至深夜。

7月8日早晨,用完自助餐后,队伍转战深圳海鲜大食肆,到海边领略海景并大啖海鲜,组委会对18个有计划到香港旅游的家庭进行了安排,其他人在消受了海鲜后,做鸟兽散。

同济公卫学院82级同学会拟每5年举办一次,下一次举办地将在广西,广西同学们已经接受了深圳“同学会奥组委”传给的大旗,广西主委会主席刘兵酒后夸下海口:在广西召开的同济82卫毕业30周年同学会将超越深圳。

广西的伙计们,5年后就看你们的啦!

同济的校友们,5年后请继续看咱的现场报道,条件是:咱还健康地活着!

 

 

更多的报道:

深圳童鞋会(1)

深圳童鞋会(2)

深圳童鞋会(3)

深圳童鞋会(4)

深圳童鞋会(5)